海权的衰落、陆权的复兴?中美博弈本质的终极理解!

admin 24 2024-02-03 14:03:56

  扑克财经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智库。跨界、深度、专注——汇聚业内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浓度的知识。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平台:puoketrader,网站:扑克 行走于大宗产业与金融的交汇口

  扑克导读

  海权VS陆权!本篇综合多位作者的精彩论述,揭示中西方博弈和大国崛起的终极秘密!

  本文作者:林雨君,李子翊,葛少华等,来自Alpha

  一、什么是人类世界

  二、海权为什么能打败陆权

  三、高铁是否能够复兴陆权?

  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陆权VS海权!

  五、海权与陆权的博弈历史!

  一、什么是人类世界

  作者:林雨君

  水是这个星球上特性最好的连续、流动、高比热物质

  水是第二常见的物质,水覆盖了70%+的星球面积

  智慧生物起源于水,逐渐覆盖到陆地

  生命活跃地带分布在水覆盖区域周围

  与海洋联通的河流使得生命可以上溯深入陆地

  生命基于能量与物质交换,建立了文明

  星球上的文明(生产力+人口)点集中于沿水地带

  单一文明点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向外扩张,否则会停滞甚至腐烂衰落

  扩张的文明点接触到其它文明后会建立交流联系

  文明之间的联系以贸易线连接

  文明点连接的贸易线越多,文明越发达

  贸易线极其脆弱,鲁棒性差,根据8,被切断贸易线的文明无法避免衰落

  二、海权为什么能打败陆权

  陆地支离破碎,海洋完全联通

  陆地构造复杂,海洋均质统一

  陆地落差起伏,海洋全是平的

  陆地为固体。。海洋是液体。。。

  有人问,SOWhat?就这4条海权就能打败陆权了?重要的不是这4条事实,而是它们导致的理性选择结果,俺试着说下:

  连通性。导致维护贸易线需要克服无数的地理障碍。请回忆明修栈道典故,如果换成是海洋,刘邦同学早就被项羽的登陆舰队扼杀在萌芽中了。明朝为了支援辽东一队白杆兵,需要从四川跋涉数月,耗费钱粮无算才勉强达到战场。而英军去全球任意一块殖民地镇压,只需要在码头装船,然后顺洋流季风漂,少则几天,多则两三月,下船后嗷嗷叫着就上了。

  统一性。导致维护贸易线需要更多的技术工具,你攻我防,相生相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张地图爬完科技树,推完敌人基地,换个地图还要再爬另一条@#¥@*。而海洋均质统一的特性,少数几种技术一旦突破,非常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立即就获得全球范围优势。想想那些个一夜被淘汰的历史瞬间,帆船-蒸汽船,木质船-铁甲舰-无畏舰-高速战列舰-航母。

  能量。是的,所有生命争来夺去,说到底就是能量。陆地起伏太多太大,不仅造就了许多“易守难攻”的“天险”,而且从能量投入产出分析会经常“划不来”。日本朝鲜安南为何不征,还不是因为鸡肋没甜头。

  第四一定有人吐槽“这你妹的也太扯了吧,这还用你说?”呃,还真是,第四点恰恰是最重要的——机动性。正因为海洋由没有固定形态的液体构成,所以任何形态的漂浮物都可以承载,这就直接导致了海面上可以出现巨大的可机动人造物——船,有了巨舰才会有大炮,才会有超大的帆和几米高的螺旋桨,才会有几万吨的战列舰航母,几十万吨的油轮,才会有大宗商品贸易,也有小舟快艇,水能载舟各种各样的舟,才会有江浙沪包邮(呃....)。如果是陆地,80吨的坦克已经难以机动而失去实用价值了好吧。所以你看,机动性有时候决定了一切,唯快不破啊!(记得看过一个美国科幻小说,讲的就是一个气体超浓稠的星球,一群翼状生物成为了星球霸主的故事——有谁记得名字欢迎提醒俺。)

  结论:

  只要有一个文明,第一个大规模应用适应远海航行的技术,那么就将自然而然地立即获得全球优势,并在短期内垄断全球贸易线。

  垄断了全球贸易线后,将自然给该文明带来资源、智力、物质、能量的净流入。

  该文明的发展程度快速提高,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越其他对手,迅速成为星球霸主。

  这一循环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被打破:另一个文明在海洋实力(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上成功超越并压制霸主文明一定时间,使得贸易线完成调整,形成有利于新晋文明的流入流出分配,此时,后者就将取代前者成为新的霸主。得海权者得天下。

  此外还有一些小细节,例如维持陆权需要控制整片区域,任何疏漏带来的都是全线的崩盘(苦不苦,想想长城一万五)。而维持海权只需要控制几个节点,例如某某岛(夏威夷眨眼)某某港(上海眨眼)某某运河(巴拿马苏伊士眨眼)某某角(新加坡鹿特丹香港等一起眨眼)。在常备兵力投入、后勤保障、快速反应、抗打击能力等各方面,陆权被彻底秒杀(长城九边马奇诺大西洋壁垒等已哭晕在厕所)。

  几个海上强国的栗子:葡、西、荷、英、美就是这样潮起潮落的。几个失败者: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也在从另一个角度述说同样的故事。

  三、高铁是否能够复兴陆权?

  同样,我们看看高铁——或者说铁路网络的特征,依然从4个方面判断

  1、连通性:铁路站点之间与海路港口一样,互通互联。所以这一点基本有。但是铁路连接的物理特性决定其依然极其脆弱,任何一截钢轨,一个岔道的风险带来的都是整条线路的中断,冗余度和鲁棒性完全不如海路。铁路的畅通要得到沿途所有文明的支持与配合。

  2、统一性:作为工业革命的结晶,火车一直是最为统一的设备之一,技术升级换代带来的进步在短短30年我们已经感受了三次。话分两头,轨道技术更新速度远不会像机车那么频繁,甚至会因为各种理由被人为的滞后。一旦更换,就伤筋动骨。窄轨-标准轨-宽轨,有砟轨道、无砟轨道,磁悬浮、超导轨……。这一点上就远不如海洋,水——亿万年来它就在那里,等你去弄。

  3、能量效率:本想做个计算,1kg物品从上海到鹿特丹,用铁路和海路,各自消耗的能量。但一来因为没有合适参数,二来困得脑子发木,还请哪位了解的赐教。不过从性价比角度,找到一个链接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友文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渝新欧铁路目前全程运行16天左右,比重庆到欧洲的海运要节约30天左右,尽管目前渝新欧的运费比海运的运费要稍高一些,但总的测算下来,相比海运,走“渝新欧”一个集装箱要节省2880美元。

  那么,从能量效率上说,铁路是似乎要高一些的。

  4、机动性:仅从速度上来说,铁路发展到现在,自然技高一筹。但我们不妨站得更高一点,从历史看看现在这一瞬。一方面,高速铁路发展到现在,速度已经逼近极限(550km/h),而且速度越高,带来的载重量、能耗、安全、稳定、成本等问题都成几何数上升。而且机动并不能随意进行,前期轨道的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维护等等消耗的时间和成本都不低。另一方面,船舶的性能目前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仅从速度而言,70年代苏联的“里海怪物”地效飞行艇就已经达到300多节(600km/h)的速度,载重上百吨。

  因此,从4个方面说,依靠高铁建立的陆地贸易线(人+货),在效率上可能比海上线路占优(依然存疑),但其它方面依然是弱势,甚至不具有可比性。

  然而,上面都是理论上的论述,所谓纸面数据。在现实中,你不会因为男/女朋友不是你的梦中情人就不结婚了,同样的,中国现在四面推广高铁,也是有自己的酸楚和小九九。

  一切的缘起,都是那人类的灯塔美利坚!

  自二战后美帝国站在欧洲的废墟上一览众山小后,海权已被美国执掌70年,70年来风起云涌,但任何妄图挑战新罗马帝国两大基石——海权+美元霸权的国家和个人,都被干得成为了历史垃圾桶里的尘埃。

  海权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迷糊状态下的我竟然跟着哼起来了)

  女神虽好,也不要贪撸哦~~

  人家美利坚和上任霸主英格兰同文同种,依然苦苦等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放血加布雷顿森林釜底抽薪才算成功篡位。嚣张如法兰西、铁血如德意志、硬霸如俄罗斯者,都铩羽而归。

  兔子,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兔子:木有,我最爱好和平了,俺们兔子熊猫自古以来都是吃素的!艾玛,放血太残暴了我晕了。

  美帝一百多年的钢铁存量,12艘现役+10艘航母,飞机坟场的飞机都比我们现役多,还有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多的蛋蛋和卫星……

  单子可以一直列下去,更何况海外军事基地和岛链一环二环三环。。。

  有的兔子看到这里默默转身,准备移民;有的手搭凉棚向东望;有的爱咋咋地干老子P事……还是有一些兔子耳朵一歪——咩,那总得有个办法吧。

  海权之路被封堵,陆权就算是差一些,那也比什么都没有好,不是吗?

  而这不是没有先例的。

  德国,柏林-拜占庭-巴格达,3B洲际铁路,念头刚动,就触动了英国最敏感的神经以致一战。

  苏俄,西伯利亚大铁路、远东铁路、中央-南方铁路,没有这些双头鹰就无法成为世界一极。

  法国,欧洲之星,和协和客机一起成为法兰西骄傲的工业明珠。

  高铁和陆权,是当前阶段中国理性的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

  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一样来一套,谁让咱家人多啊。

  美国1900年GDP超过英国,又用了50年取代英国。

  美国一直是中国的好老师嘛,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欧亚大陆,世界岛,在传说中这是一个沉睡巨龙的大陆,龙有四足五爪,既可战于野,亦可跃在渊。

  高铁,就是经络。

  一旦崛起,风云变色,飞龙在天。

  继续补充,作者:李子翊

  可以认为,如果中国高铁计划得到成功,陆权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会得到一定的复兴,但仍旧不会达到取代海权的程度。

  有必要对海权的来龙去脉做一个梳理。

  自从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开始,奥斯曼帝国逐步做大。但是这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掌握交通要道小亚细亚的政权,反而通过横征暴敛,有力地阻碍了东西方贸易。这不仅造成了当时欧洲著名经济体热那亚跟威尼斯的衰落,也促使欧洲各国将目光投向大西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随后的历史,欧洲人通过对海洋的控制,把控着全球的贸易线路,从而大大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

  AlfredThayerMahan在19世纪,总结世界各大国的发展时,提出了海权(Seapower)理论。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最高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在我们现在,以及过去的年代,掌握海路不仅意味着对商路的把控和地利的控制,更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对外的军事投送能力,从而决定这个国家的国际实力。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着真正强大海权的国家(18、19世纪的英国,二战后的美国),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霸主,和先发国家。而到了目前为止,还没有自身无强大海权国家,在挑战先发海权强国的过程中取得胜利的先例,例如一战前的德国,二战前的日本和德国。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国家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海权,但海权可以作为分析它们为何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现在轮到中国的发展了,目前美国毫无疑问掌握了海权;中国的海军并不强大,短时间之内,我们并不能与美国在海权上一争长短,那么中国就会很困难了吗?

  所幸的是,现在的世界已经跟二战前的世界有了很大的不同。具体地来说,对于中国这种天然因人口和纵深(当然还有核武器)而不可被征服的大国来说,国际形势并没有昔日的德日那么险恶;此外,中国目前也需要这个全球体系来发展自身,从而中国可以相对容忍美国对于海权的把控。总的来说,中国目前不会因争夺海权而在现在陷入与美国直接为敌的窘境,但中国也需要更大的生存和利益空间,而这些无法(至少现在无法)从与美国的海权争夺中得到。

  这个时候,中国开始寻求在国际间修建高铁系统,不得不说是另辟蹊径的一招妙棋。

  理论上来说,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乃至南北美洲都可以通过铁路相连。这也就是说,高铁系统在地理上,这是可行的。

  对于欧亚大陆的欧盟和俄罗斯来说,这三个政治实体在遏制美国的单极化来说,是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的。在地缘政治上来说,并不是不可行的。

  此外,对于欧盟,俄罗斯甚至非洲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能有与中国直接联通的高铁,经济利好也是空前的。说明在经济上,高铁系统并不是不可行的。

  对于中国来说,修筑高铁不仅可以拉动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付出的工程款项或化为沿线各国的低息贷款,也可转化为资源开采权和投资许可。高铁修建后,解放了普通铁路,使得国际货运的成本和时间都能有所降低。通过左右铁路的运营,中国或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来给自身输送重要的战略物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在高铁作用下,陆权会得到复兴。

  但是这个过程的实现,就目前来看,并不太乐观。甚至有可能,在实现之前,中国的海洋力量,就已经达到了美国不敢轻视的地步了。主要是由于:由高铁带来的陆权,肯定是没有海权稳固的。

  原因在于几点:

  高铁是国际工程,规划中的沿线国家也不是那么傻,如果说它们不配合,中国也只好徒呼奈何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可能让中国跟19世纪末的俄日一样行事强逼其他国家修高铁,如果说只依靠经济吸引沿线国家,也许并不能使这些国家同意高铁的经过(尤其在中国还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陆军的情况下)

  铁路系统最容易受到沿线国家政治局势的影响,一个混乱的中东能让中国修高铁到非洲吗?显然不可能。而相对于海洋,广阔的公海具有宽阔的空间和时间,只要海军强大了,我们的海权无疑比陆权要稳固。

  就军事方面来说,铁路是固定目标,容易受到袭击。这也就决定了通过高铁获得的陆权还是脆弱的,在军事上并不能代替稳固的海权。

  所以题主这个命题能不能得到一定的实现,就得靠咱们国家的发挥了。但是上面所说的几个弱点,仍然是陆权想替代海权的弱点所在。

  四、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陆权VS海权!

  作者:葛少华

  《专家导读》

  地缘政治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可以说是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间接成果。当麦哲伦实现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完善起来,地理意义上的“世界观”也首次变得清晰起来。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这种模糊的“构图”时代,将之引领到清晰的“读图”时代。航海的进步让偌大的地球尽收眼底,人类文明的经纬线条逐步展现于世人眼前,地缘政治版图成为一种体现权力意志和民族视界的映像模式。

  所谓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亦被称为“地理政治学”(PoliticalGeography),是从空间或地理环境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或者说是研究国家间关系的空间配置的一门学科。从本质上讲,地缘政治学旨在“描述国家权力的地理基础”,力图说明“政治现象与地理因素、人类政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理论”。

  事实上,对于怀有掠夺和占有欲望的欧洲君主们来说,只有了解地理,才能知道自己的对手,才能去琢磨如何去战胜对方。西方探险家们所绘制的一幅幅“世界版图”将人类带入了帝国主义的“读图时代”。到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西方战略思想家们所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使自己的帝国称霸世界,地缘政治理论也就逐步完善起来,于是有了“陆权论”、“海权论”和“空权论”,有了“世界岛”和“边缘地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先后出版了四部军事理论名著,它们分别是:麦金德的《陆权论》、马汉的《海权论》、杜黑的《空权论》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四部著作提出了不同的军事战略思想,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1

  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1861-1947),提出了“陆权论”,真正地把地缘政治理论发扬光大。1904年1月25日,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TheGeographicPivotofHistory)。1919年包括麦金德主要思想的《陆权论》(又名《民主的理想与现实》,DemocraticIdealsandReality)。麦金德认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也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他说:“自从近代利用蒸汽改进航海技术以来,这样的统一整体已经出现。”麦金德在文章中提出了“心脏地带”的论点,他是第一个以全球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的人。

  麦金德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结合确定分析世界政治力量,认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连接的政治体系。他把地理因素与国际政治和战略结合起来思考,而且将“地理学作为能对治国和战略起帮助作用的东西”。麦金德说,自己“不是要预测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广阔未来,而是制定一个能适应任何政治平衡的地理公式”。他相信世界的未来取决于维持边缘地区和膨胀的内部力量之间的力量平衡。

  他在论述历史发展的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时,强调了大陆(陆地)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定战略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家政治的关键。为此,他把全球地缘政治战略概括为著名的三段式警句:“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五种书并列,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2

  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海军学院的第二任校长。他的全球视角也是以亚欧大陆为中心的。马汉青年时代就读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服务于海军,几乎走遍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使他具备了全球性的海洋观念和战略意识,为创建海权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马汉在1890到1905年相继发表了“海权论”的“三部曲”,即《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亦称《海权论》)、《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其帝国的影响,1793-1812》和《海权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联系》,详细论述了海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14,他又撰写了《海军战略论》一书,阐述了如何实现海权。马汉在书中强调海洋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海洋是世界资源的宝库,对于一个国家开展世界经济贸易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海洋是国际交通的大动脉,“通过水路进行旅行与贸易总会比陆地容易与便宜”,“比陆地运输安全与快捷”。马汉信奉英国海上冒险家雷利和英国政治家培根的论断:“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能控制世界财富,进而控制世界本身。”“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获得最大的自由,谁就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或多或少地进行战争”。

  马汉创立的“海权论”是对帝国主义时代海权争夺的思想反映。他以分析英国称霸海洋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成功史”为例,竭力“说服”美国政府积极发展海上力量,争夺与控制海洋。马汉认为美国的地缘区位比英国优越得多,在战略上从西半球来看居于世界中央位置,面向大西洋和太平洋,又远离欧亚大陆,拥有安全的工业基础和众多优良港口的海岸,具备了发展海上力量的地缘优势。因此,美国若想从地区性大国变成世界性海洋强国,就必须发展和建设海军。当时曾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后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十分赞赏马汉的海权理论,并聘请了马汉任总统海军顾问。马汉的海权理论促进了美国孤立主义的结束。

  有人评价,马汉的《海权论》对世界影响可以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提并论。

  3

  美国的莱特兄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设计师,他们为开创现代航空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传颂。飞机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式。1921年,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1869-1930)的《空权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飞机在战场上的认识。书中对一国空军的飞机划分为:独立空军的飞机、配属于陆军和海军的飞机以及民用飞机。按照作战用途又分为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对指挥机构、制空权、飞机主要的作战形式、防空、空军地勤和机场等做了详细论述。

  在杜黑看来,一国应该大力发展独立空军,不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附属于陆军和海军的航空部队上。因为国与国之间的空战由独立空军起决定作用,空军应该和陆军、海军并列为独立军种。事实上,各国空军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了这个原则。杜黑的观点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因为许多年来,战争主要在陆上和海上进行,没有陆军和海军,单独依靠空军就可以打败对手,这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变迁,战争的胜败概念也有了变化。一方打败对手不一定去占领对方的领地,通过战争严重削弱对手,使之失去反抗能力就是胜利。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主要依靠空袭,经过长时间的轰炸使得南联盟最终妥协。杜黑的观点在现代战争中得以印证。

  当今时代,由于洲际战略轰炸机的出现(B-2隐形轰炸机经空中加油后航程18000公里),加上携带的核武器,单独空军就可以对一国实施毁灭性打击。不久的将来,速度达到几倍音速的空天飞机,可以实现1小时内打击全球的效果,这是对飞机威力的极限发挥。

  《空权论》的出版使杜黑成为第一位对现代空军做出系统性阐述的军事理论家。

  4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1893-1943)是一位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荷兰裔美国人,是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被称为“围堵政策教父”。他在1944年编著出版的《和平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地理是决定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依据这个概念,研究外交战略中的安全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运用地图或地球仪来探索世界地理关系。不论在战争时期或和平时期,必须以全球的观点来进行政治和战略的思考,而且可以“根据地理要素来筹划一个国家的安全政策”。为此,必须考虑“国家的领土在世界上的位置、领土的大小和资源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土和实力的分布等情况”。

  斯皮克曼指出:世界实力的中心有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地区、欧洲的沿海地区、欧亚大陆的远东沿海地区以及欧亚大陆南面的印度洋沿岸地区。除北美东部沿岸地区外,其余三块均在欧亚大陆沿岸的边缘地区。

  对斯皮克曼来说,边缘地带是争夺世界的关键。他认为,因为拥有人口、丰富的资源以及占有重要的内陆出海通道,欧亚大陆沿岸陆地成为控制世界的关键。这些重要的地区包括濒海的欧洲地区、中东、印度、东南亚和中国。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的灵感是来自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说”,但是其结论却是对麦金德的反驳。在本质上,斯皮克曼竭力想唤起美国对由德国统治世界的危险的注意。

  斯皮克曼还有一些观点对战后格局,尤其是对美国国家战略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他主张在世界大战中美国不要完全消灭日本,因为中国人口众多,面积广阔,早晚会成为亚洲强国,保留日本可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在欧洲,打败德国但不要灭亡德国,主要用来战后在欧洲平衡苏联这个陆地强国。事后的进展果然如此。

  人类进入21世纪,战争的硝烟似乎渐渐远去,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出现了核武器、远程轰炸机、路基洲际导弹、潜射洲际导弹这些终极武器。大国之间的对决已经没有赢家,但这并不能阻止局部地区战争的进行。战争的形态有了很大变化,但传统的陆、海、空力量仍然发挥着威慑作用。大国之间实力比拼和战略博弈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加上金融战、货币战、贸易战、网络战等超限战的出现,让国家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化,陆权、海权、空权的争夺还在继续。

  因此,石油工业出版社重新翻译并整理了上述四部名著,在方便读者了解传统地缘战略理论的同时,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更引发了我们关于未来的思考。

  崔守军

  2013年12月26日

  (崔守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接下来讲几点自己的阅读思考(《陆权论》书才读了一半,但我的阅读习惯是思考多阅读少)

  首先,一切都是围绕着「运输」展开的。对经贸目的的运输,海洋和水路起到了联通的作用,因为水运的成本相比陆运和空运小的多,这成本既包括了动力成本,也涉及过境关税等政治因素导致的成本;但对于军事目的的运输,海洋与河流起到的却更多是阻碍作用,因为相比陆路运输,船运对载具、时间、安全保障的要求高得多,运输准备环节也要长。

  其次,陆权国家通常直接占领征服领土,海权国家往往占据港口再以殖民或傀儡政权(代理人)方式间接控制陆地。这是因为历史上强大的陆军通常是人力密集型的,而强大的海军往往是资本密集型的。陆地国家的经济结构倾向于农工商,海洋国家的经济结构倾向于商工农。农业主要依托于土地规模,产出的是初级农产品;初级品经加工,通过工业技术添加了工业附加值(增值税);而商业附加值(增值税)却主要着力于流通环节,通过合理调配生产要素扩大市场,再带动生产。因此,强大的陆权国家往往最初是农业国后来摇身一变为工业国,释放出基于人力的强大产能,而强大的海权国家则会在贸易繁盛的基础上大量积累金融资本,诞生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与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但是问题来了,海权国家所仰仗的贸易,商品谁生产,工厂在哪?陆权国家生产的商品,市场在哪,走海路还是陆路?历史上,美国与德国的崛起,都是伴随着英国工业产值在全球占比的下降,美国最初的工业技术(蒸汽机)是从英国偷来的,但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扩散是无可避免的。对此,海权国家一旦发现自己在经济上无法保持工业优势,便把心思转向了军事与政治战略上的大陆均势政策,即不让任何一个陆权国家做大做强。而陆权国家,一旦拥有了足以叫板原海权国家的工业实力,就会进而产生扩大商品市场的利益企图,两次大战时德国对大英帝国殖民地势力再分配诉求即源于此,然而英国对海洋贸易路线的垄断,不可能遂了德国的愿,终于战争爆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海权国家往往缺乏对本土以外陆地的控制力,美国能够轻松击败伊拉克、阿富汗、但甚至无力维持当地亲美政府的政治统治,可见一斑;而陆权国家则往往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前苏联在加盟共和国大搞经济沙文主义,用统治国内行省的方式治理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成了变相的侵略占领,最终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但若把视线放到30年乃至60年之后,无论海权陆权国家,对本土以外的控制都将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治理与非对称威胁的应对(恐怖主义)。那时但凡陆军海军,都将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世界,不存在太多人力数量因素弥补武器落后的情况了。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最后说说《陆权论》。麦金德老爷子是个地理学家,不懂经济不熟军事,完全看图说话下结论这是有欠缺的。但世界岛这个概念确实是很形象很有效,他作为一个英国人,1919年在帝国的余晖中以岛做比喻,警醒政府防止欧洲乃至亚非欧大陆出现大一统的超级大国,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现如今,欧盟这么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实验下来,可以看出,政治不统一对经济一体化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消除的,因此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世界岛上有如秦灭六国般的大一统是不现实的,但通过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亚非欧之间形成一个相对更紧密,不受域外大国干扰的统一市场还是有可能的。身为大陆国家,无论是目前主导中西欧的德国,军事实力从没退居二流的俄罗斯,持续崛起的中国,甚至金砖国家的南非印度,都免不了受到美国的21世纪版“大陆均势政策”的干扰。美国的算盘和当年英国没太大区别,为了搞平衡,那时英国今天和宿敌法国和好,明天又和沙皇俄国结盟,如今美国和当年不共戴天的日本穿一条裤子又有啥大不了的?

  一代一路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大设计,亚投行是为其保驾护航的最大努力,但要实现陆上链接中非、中欧的目标,必然躲不开一团乱麻的中东问题,美国有以色列和沙特这样的传统盟友,尚且焦头烂额,俄罗斯对保叙利亚现政府寸步不让。中国过于接近俄国可能会拉远同西欧诸国的距离,而英法德也在憧憬着19世纪前欧洲文明黄金时代的旧梦。

  毫无疑问世界岛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单元,但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重要性的降低几已既成事实。问题还是在日本,人口两倍于英国,科技与美相当,虽是海洋国家,但领土野心不下于任何一个陆权之国,一旦放虎出笼,是再不会做回唐代那个乖乖生的。

  五、海权与陆权的博弈历史!

  海权与陆权国家的类型

  1、绝对海权国家美国,英国和日本。

  这些国家的特点,与欧亚大陆远离,陆军不强,海军却是数一数二的。他们把海军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海洋即国土,公海便是他们的前沿阵地和缓冲地带。

  2、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国家——俄国和中国

  第一个特点是强大陆权。俄国具备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战略纵深——这在拿破仑侵俄和希特勒侵苏可以看出来——使得国家可以免被其他势力占领,这是诸如德国与法国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二战中,虽然法国在战前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但是因为缺乏战略纵深,使得原本势均力敌的军事力量,在闪电战的打击下,很快领土和首都被占领,从而导致国家的灭亡。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第二特点是强大海权。由于俄国具备绵长的海岸线,以及在北冰洋和大西洋、黑海和地中海、太平洋的各大军事基地,对领土周围的海域具有很强大的占有权和控制权。并能够从这个势力范围内向外扩展,只不过无法做到像美国那样的全球性的海洋霸权。

  3、海权被陆上力量被牵制的国家——法国和德国

  由于德国和法国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欧洲陆上霸权上,因此不能够全身心发展海洋力量,从而无法达到海权国家的海军优势。这从英法的海洋争霸和英德的海军较量可以得到结论。

  海权国家的变化与陆权向海权的发展

  1、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失去海洋优势

  葡萄牙和西班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两个国家能够最先成为海洋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位于欧亚大陆的边缘——伊比利亚半岛,他们远离大陆,靠近大西洋。是哥伦布引领他们到达新大陆的,一个唯利是图的最初决定,后来带来了海洋帝国。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衰败都是因为陆上力量受到削弱,最终才退出海洋的。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吞并。葡萄牙的衰落显然是缺少了陆上根基。

  西班牙虽然吞并了葡萄牙,但是它也没有摆脱同样的噩运。王朝战争、宗教战争耗费了西班牙人的鲜血和西班牙的财富。西班牙统治者的过分扩张,显然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他们试图不仅在海上,也在陆上扮演主要角色。这与英国后来实行的颇为成功的战略形成鲜明对照。英国的战略是,置身于大陆事务的外围,只有在势力均衡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才进行干涉。这种战略使英国人能全力以赴地保护、发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则和法国一样,集中注意力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最终结果是,英国人能建立起一个世界范围的庞大帝国,而西班牙人却先后失去了对自己帝国的经济控制权和政治控制权。

  与此同时,在与欧洲新兴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的不断战争中,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强盛的军事大国也在不断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进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荷兰是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出来的,它的繁荣在于对贸易的垄断。然而它的衰落几乎与葡西两国的命运相同,在陆地上遭受法国的侵略之后,触动了荷兰的根基,从此荷兰走向衰落。

  总结: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衰落,尽管中间掺杂着经济等其他原因,但是国土的沦丧显然是最致命的。所以,一个处于欧亚大陆的边缘的小国,在周围面临强国的前提下,是没法发展海权的。

  2、英国退出欧洲大陆成为海岛国家

  在1453年以前,英国在现在的法国境内,还保留着诺曼底领地,它还不是个纯粹的海岛国家。在百年战争中英国失去了原有的法国境内的土地——诺曼底,英国的领土只剩下英国本岛。从此英国和法国的领土彻底分开,成为各不相干的两个国家。

  把英国人赶出法国对两个国家都是幸事:若英国人继续留在法国,那么法国人在领土和财富上所占的优势必然会阻碍分离的英国民族的发展;而法国民族被外国势力占领了众多的领土,发展更是长期受阻。

  战争的最后结果,英国成为一个彻底的海洋国家,开始走向世界霸权之路。而法国则一心谋求欧洲大陆霸权。这一结果直接影响了从1453年到1870年的欧洲政治格局,直到德国的出现改变了英法矛盾为主的战略形势。

  3、俄国获得出海口的尝试

  俄国如果没有彼得大帝将没有帝国,在彼得大帝遗嘱中有两条,一是沿着黑海和波罗的海分向南北扩张。另外一条就是挺进君士坦丁堡和印度,进而控制地中海和印度洋。

  伟大的征服者彼得大帝从瑞典人手里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而使得俄国人第二大的城市能够冠以他的名字。这奠定了俄国人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的基础,毫无疑问对以后的历史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彼得大帝从土耳其手里获得亚速夫,在晚年的时候又丢掉了。只不过来自德国的女人又强硬的占有了黑海沿岸和亚速夫海,并为日后控制克里米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那个微不足道的哥萨克强盗叶尔马克率领了几百人就一直把俄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太平洋,后来无耻的俄国人通过《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抢占了中国一百万的土地和极其重要的太平洋的出海口。

  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出海口,是俄国人从芬兰人手里夺到了,并且现在成了俄罗斯海军最大的基地,和最安全的地方。

  海洋国家与陆权国家的较量

  1、英法的较量

  拿破仑战争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的继续,英法矛盾是欧洲政治的主旋律。百年战争给英法两国带来了时代仇恨,这种仇恨一直延续到德国人的出现,不知轻重的德国人拿起两个拳头,一个对准了法国,一个对准了英国。这是1871年德国统一以前的欧洲的政治形势。

  1)七年战争

  英国的目的是夺取法国的殖民地,垄断整个制海权;普鲁土企图吞并萨克森,变波兰为自己的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争夺中欧霸权的对手普鲁士,收复1740年被侵占的西里西亚;法国则力图吞并英国国王在欧洲的世袭领地汉诺威,保护法国在美洲和东印度的殖民地,遏制普鲁士的势力;瑞典试图夺取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俄国力图阻止普鲁士东侵,并扩大自己在西方的领地。各种矛盾和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两个对立同盟的建立:—方是汉诺威、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和其它一些德意志诸侯国参加的英普同盟,另一方是由瑞典,萨克森和加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法奥俄同盟。

  这是第一次海洋强国联合了陆上国家,对另外一个陆地联盟的战争,最后无疑海洋强国联合陆地强国的联盟获胜了。这种胜利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在现在的东亚局势,已经出现了这种联盟对抗的苗头。

  法国的命运说明了法国的难题:想注重陆权,陆地上并没有取得成功;想发展海权却无法超越英国。

  2)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的继续,虽然拿破仑不像希特勒一样,是为了一战的失败而进行的复仇。这种原因只能说明,七年战争的结束而所签订的《巴黎和约》并没有确立法国的战败国地位。尽管最终的结果是法国丧失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在欧洲的军事斗争史中,再没有拿破仑所取得的成就大,除了之后出现的疯子希特勒。在欧洲大陆上,拿破仑毫不费力的攻取了除俄国和土耳其以外的领土。

  海权和陆权的争夺首先在这次联盟争斗中淋漓尽致的体现。拿破仑比希特勒更伟大,他所面带的是所有欧洲强国的联合,而希特勒还需要同盟者。世界上最大的海权国家联合了陆权国家再一次打败了一个占据优势的陆权国家,而之后同样重复了这种结局。

  拿破仑看到了他的最大对手不是普鲁士人,也不是奥地利人,甚至不是俄国人,而是英国人。所以他拉着被他打败了的暂时的盟友,启动了对英国的陆上封锁。这是欧洲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封锁。在那个欧洲占据优势的时代,封锁了欧洲,英国很快就会吃不消。如果没有广大殖民地在背后的支撑,大英帝国能坚持多久,都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正如后来的希特勒重复拿破仑的错误一样,拿破仑这个时候缺乏一种战略眼光,以为彻底打败了不服从自己意志的俄国人,就可以迫使英国投降。不幸,他失败了。这第一次证明了,一个即使非常强大的陆军强国,也无法彻底征服有着战略纵深的国家。后来希特勒又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这个强大的普、奥、俄和英的联盟,包括了当时最大的海权国家英国和陆权国家俄国。可是他们的联合一次又一次的被拿破仑打败。而且拿破仑的兵力从来都没有他们多。

  2、英德和德法的较量

  德国的统一,再次改写了历史,改写了欧洲的版图。这个处于俄国和法国之间的国家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要不是被别国侵略,要么就是侵略别国,没有其他路可走。

  1)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前的德国,一战前的大国联盟,这种印象即便在现在还那么清晰。当德国的工业产值超越英国的时候,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就变得比德法矛盾更突出了(同理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候,中美矛盾就变得比美俄矛盾更突出)。这使得具有几百年仇恨的英国和法国能够站在了统一战线。

  一战前的联盟,和七年战争的联盟似乎很像。只不过主角由法国换成德国而已。

  2)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次德国又再次忽略了美国加入战争的可能,德国人带着不可遏止的复仇情绪,着急着拉帮结伙。德国人忘记了去分化对方阵营,使得英国、法国和俄国又站在了一起,意想不到也是最不幸的是美国人也加入这个集团。虽然德国的联盟阵营里多了个日本,但是日本的出现从战争的结局来讲可以说对德国是个悲剧,如果不是日本过早的把美国拉下水,世界的格局可能会重写。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海权国家美国和英国,联合了最大的陆权国家——苏联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第三帝国。历史再一次昭示了这样的一个原理:海权国家联合另外一个陆上国家能够击败另外一个陆上强国。

  3、英俄与苏美之间的较量(此部分需要进一步补充)

  1)英国与俄国,在欧亚大陆中间地带——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和中国的较量

  2)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中间地带——巴尔干、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的较量

  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第一第二的海权国家(英国第一美国第二)联合两个陆权国家(法俄),打败了另外一个正在崛起的陆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第一第二海权国家(美国第一英国第二)联合两个陆权国家(苏俄和中国),打败了海权国家(准确地说日本过去是个半海权国家现在是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德国)的联合。

  从拿破仑最初在欧洲大陆的军事优势以及征服英国的失败,以及后来希特勒征服英国的失败,说明海权国家的联合很难征服陆权国家的联合,同理陆权也很难征服海权,基本上处于某种优势。过去俄国人曾经提出建立中印俄三国轴心,就是在大东亚地区与美国阵营形成一种均势。这给予我们的启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海洋国家将是不可征服的。忽必烈、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

  而另外一个结论是:海权国家联合陆权国家能够战胜另外一个陆权国家,无论那一个国家力量有多么强大。

  注:关于军事实力的排名,曾经在《2010年世界各国军事实力排名》一文中有详细论述,第一档次:强大海权支撑强大陆权——美国,第二档次: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俄国和中国,第三档次:海权国家——英国和日本,第三档次:海陆兼备国家——法国和德国(以后可能包括印度)

  号外!

  扑克投资家正在拼命招人,如果你愿意跟这么一个“目前”规模仍不大的团队一起创造点儿什么,经历一家注定将要走远路的公司难能可贵的初创期,那么,赶快加入我们吧。

  内容方面:我们正在打造一支编辑团队,负责公司网站、微信以及其他渠道的内容;我们需要采集、编辑、编译、撰稿、约稿等方面的内容人才;你可以调用扑克投资家十几万行业大咖,让他们为我们贡献内容。如果你自认活好,也可申请主编的岗位。

  运营及策划方面:我们需要新媒体运营和策划推广,负责公司、产品和相关业务在线上和线下的推广和策划;需要你对新媒体非常熟悉,具有想法和创意。你是扑克投资家对外形象的代言人。

  技术产品方面:我们需要PHP工程师、前端工程师、iOS及安卓开发工程师,当然我们也需要靠谱的社区运营和产品经理。

  广告销售:负责公司资源销售、商务合作、客户需求的深度发掘;完成内容合作、线上线下活动、整合营销及定制资源等项目的招商

  期待你的简历:linhui@puoke.com,请注明岗位

海权的衰落、陆权的复兴?中美博弈本质的终极理解!

海权的衰落、陆权的复兴?中美博弈本质的终极理解!

上一篇:欧洲杯赛程2020赛程表
下一篇:欧洲杯8强全部出炉:比利时VS意大利,英格兰保送进决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